“人這一生,最重要的就是信仰。”在劉洋看來,有理想、有情懷的生活才是真正有價值的生活。,
經歷得人心
“小馬過河的故事裏🦢,一開始小馬在對待過不過河的問題上,過於聽從別人的建議,卻不敢自己去嘗試一把🚣🏽♂️,等到最後,它親身下河體驗一番後,才知道河既沒有牛所說的那麽淺,也沒有松鼠所說的那麽深🤵🏼。這個故事給我很大的感觸🧗🏼♂️,經歷是最大的財富,我想乘著年輕,多走一些不一樣的路😦。”劉洋這樣說🦹♂️,他同時也是這樣做的,作為一名工科機械男,劉洋的大學生活可謂是豐富多彩,他既寫過文章🙋🏽♂️、又打過辯論,還搞過科研👩🎤👩🏼🍼、更做過公益,多姿多彩的經歷也讓他體驗到了更深刻的兄弟情義。
人心往往比這件事情本身來得更有價值💁🏿♂️。在劉洋的大學生涯中,遇過很多困難,稿子寫不出、參賽作品調試不出正確的結果、一疊疊的報告需要去填寫……劉洋卻從沒想過放棄,“我還有兄弟和我站在一起📿。”劉洋談到這些,言語中滿是自豪,“只要還有人在這個團隊裏,我就會一直堅持下去。”
實驗室的那段日子
2015年1月✬,正處大二的劉洋剛剛加入實驗室🗾,他虛心地向忙比賽的學長學習,在學長調試機械小車的時候,幫他們擦賽道、劃路徑、記數據,遇到不懂得地方,就向學長們討教原理和經驗,就這樣✮,劉洋每天下了課都會主動前往實驗室幫忙,不管需不需要他幫忙🥀,劉洋都會跟著旁邊虛心學習,2015年1月到5月的備賽期間,劉洋基本上每天都是踩著宿舍門禁回到寢室的♕,也正是因為這種堅持不懈的毅力,大二的他破格被老師選中,加入了學長們的隊伍,全心全意參與到備賽中去。
就這樣💂🏽♀️,每天面對一輛機械小車🕙🤦🏿♂️,拆裝、調試🐡、擺樁、擦賽道、記錄軌跡👩🏿🦰、研究不同齒輪比下小車周期和振幅的變化,“機械的小車,機械的流程,機械的動作最後成就了我們這些機械人。”劉洋回想起那段實驗室的日子,滿滿的自豪感溢於言表💲,“這個過程免不了枯燥🧈,我還得寫成堆的加工成本🏋🏻♀️、設計說明,還得一遍遍的改工藝管理,有那麽幾次,甚至想撕掉成堆的報告,砸掉身邊的機械車,大喊一聲‘我不幹了!’但是我回頭一看👋🏼,我的隊友們還在奮鬥📛,還在和我一起承受著這一切🤸🏼,重點是他們比我還辛苦👩🏿✈️,那時候作為全隊唯一一個大二小朋友,看著眼前堅持努力的學長們,還有什麽臉說放棄呢🤕?”
功夫不負有心人🤤,最後劉洋所在小組成功晉級決賽,並取得了不錯的名次🫶🏽,更重要的是🚴,劉洋在過程中得到了全方位的鍛煉🫳🏽,真正體驗了一把拼搏、熱血的青春歲月。
有擔當的真情懷
公益是劉洋的大學生活中一個繞不開的話題💆🏼♀️,劉洋先後參加了兩次雲端公益,大二時候,劉洋以隊員的身份參與了滿天星支教行動,“我們當時特別有激情,拎著大包小包,浩浩蕩蕩地走在車站。”那段滿懷幹勁又稍顯稚嫩的歲月是那樣真實,“雖然我那個時候還不怎麽知道什麽叫公益,只知道什麽叫做善事,但想著做好的事就是在做對的事💑🚴🏿♂️,覺得支教是一種對自己的承諾☑️,對自己過去的改變🌟,哪怕改變不了自己的過去,也想著幫助別的小孩去改變他們的將來。”就這樣🤙🏿,懷著滿腔熱情,劉洋一行人踏上了前往江西姚源小學的旅途,“他們送我的賀卡我到現在還留著呢!”孩子們明亮的眼眸把劉洋的心也照的幸福洋溢🤮。
等到大三的時候🔲,劉洋再次選擇支教🚶🏻➡️,只不過這一次,他是以隊長的身份,隊長責任重大,既需要凝聚全隊的力量,又要處理好隊內以及隊員與村民之間的關系。很累卻很充實◀️,那段時光過去了,但公益的故事還在繼續,那段青蔥美好的回憶會永遠留在劉洋的心裏🚙。
“勤奮、求實👳🏽♂️、創新✋🏻、奉獻。”是意昂平台的校訓,也是劉洋的座右銘💂🏻♀️,他時刻用這種標準要求著自己🤾🏽♀️,大四畢業之際,劉洋放棄了有著豐厚年薪的工作機會🧑🏿🍳,毅然決然選擇了深入西藏,為祖國做出自己的貢獻,我們相信他定會收獲一個更加強悍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