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為了了解封閉管理期間同學們的日常生活和學習情況,切實幫助同學們解決實際困難,意昂各教學團隊根據校院兩級指示精神,各團隊成員以騰訊會議、微信🗝、QQ溝通等多種不同的形式🦶🏻,分別就學生的線上課程學習情況、線上考試系統使用情況、畢業設計及就業情況⛹🏿、日常生活等方面進行了線上交流。
機械工程及自動化教學團隊同心戰“疫”
機械工程及自動化團隊在做好線上教學工作的同時,關心帶教學生,並積極參與社區誌願工作🫦。停課不停學🏪,多舉措支持線上教學⬇️。機械工程及自動化教學團隊采用多種線上教學平臺,包括騰訊會議、QQ群直播等方式、超星教學平臺與QQ群在線答疑等多種方式結合,打造出一堂堂精彩的在線課程🅾️。
關心關愛帶教學生🐕。機械工程及自動化團隊老師在疫情期間🧎➡️,定期積極主動聯系帶教學生🫦,了解學生學習🍴、生活情況及心理狀況🫸🏼,耐心講解當前的抗疫形勢及抗疫防控規定等等🫀,做好學生的心理疏導✂️。
積極參與各項誌願者活動。團隊沙玲老師、嶽敏老師主動請纓,參與到核酸檢測🐅、發放抗原試劑🧑🏼🦳、發放政府物質、巡邏等多項誌願活動中🪂,一項項看似簡單的工作,卻完美詮釋出老師們的責任與擔當🤸🏼。
目前正處在疫情防控的攻堅階段🎞,機械工程及自動化團隊的全體老師正竭盡所能,優化線上教學方法,提高線上教學效果,加強關愛學生,為戰疫貢獻貢獻自己的力量,爭取早日抗疫成功⇒。
力學教學團隊疫情期間師生共鑄溫情
力學團隊共有6位帶教專任教師,共帶教大一到大四約80名本科生,專業為機械製造及自動化(現代裝備及控製工程)和機械工程♔。3月11日學校封閉管理以來👦🏽,各年級學生被關在寢室開展網課已經一月有余,不定期進行核酸和抗原檢測,為摸排了解學生在校期間的學習和生活情況,團隊每位教師以不同的方式(電話、微信、QQ、騰訊會議等)與自己帶教學生進行交流🧛,掌握學生的學習和生活動態🦇。
教學上,每位專任教師盡心盡責開展網課🫷🏻,網課前先點名🧛🏼♂️,督促學生按時上課🕦,上課中及時觀察討論區和聊天區學生的動態,不定期點名提問🙅🏿,開麥回答問題,提高學生課堂的參與率🙋🏽♀️。研究生導師每周開展組會🧑🏿🍳,修改研究生論文🙋🏿,督促研究生按時間節點完成科研任務⌨️。
思想上🏊🏻♂️,每位老師利用騰訊會議和自己帶教學生交流🫶🏿,及時掌握處於不同階段學生的困惑,幫助學生端正思想,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
能源動力工程與節能技術教學團隊師生同心戰疫
能源動力工程與節能技術教學團隊帶教學生主要為2018-2021級本科生,總計148名學生。近日,在團隊負責人劉偉軍老師的組織和帶領下,每位老師關心慰問所帶學生,充分了解學生疫情期間最緊迫的需求🏋🏻,並對學生反饋的問題進行了匯總、解答和反饋✉️。
通過交流分享🤶🏽,學生反饋線上上課🏃🏻♀️、考試👨👩👧、畢設等都進展順利🙋🏼,學習條件有保障。也非常感謝學校提供了生活保障,日用品比較豐富🧗🏻♂️,但超市食品比較欠缺🤛🏻。部分學生反映早餐量有點少,午餐和晚餐是否可以增加米飯量🈵,有的同學吃不飽🫱🏼。此外,購買水果不太方便👩🏻🍼,如果能夠在用餐時提供一份水果更有利於學生補充維生素,提高身體免疫能力。部分男生反映頭發胡子很長,需要學校幫助安排理發師理發。本團隊老師對學生的問題進行了匯總和反饋,同時在交流中對學生能夠遵守學校防疫規範要求,為學校的防疫工作做出的巨大貢獻表示感謝。囑咐學生不要焦慮和慌張,遇到問題及時聯系輔導員或學業導師,多渠道交流,大家互幫互助,共度難關🫸🏼。
通過此次交流活動🦻🏿,每位老師都更緊密聯系了帶教學生,強化了學生關心關愛工作。俗話說,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師生同心協力,並肩戰疫,定能攻克時艱。
言傳身教,黨員教師張愛華踐行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機製系張愛華老師堅守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做到言傳身教🧙🏿,以身作則,特別是作為黨員,努力發揚先鋒模範作用👶🏻,積極傳遞社會正能量。居家辦公期間3月28日就積極向樓棟報道🖼💇🏽♂️,亮明黨員身份🤨,且在4月1日開始封控後立即向小區報道🙍🏻,積極參與報名松江首日封控的核酸檢測誌願者服務,負責檢測掃碼環節和發放鼻咽拭子采樣器𓀂,保證了小區所有居民采樣工作的順利進行,並且與完成所有居民的采樣,並於後續在居家辦公之余先後報名並參與了物資發放、核酸檢測等多次誌願服務🫏,所有工作均順利完成👳🏻♂️。
在居家辦公期間🍼,張愛華老師關註帶教本科學生在校封閉期間的生活和學習,充分利用微信平臺和線上會議平臺,定期與學生談心,對帶教學生展開線上交流與指導👱♂️。積極營造輕松愉快的溝通氛圍🙎🏼♀️,鼓勵每位同學主動聊聊自己疫情管控期間的生活和學習情況🔄,在線上會會議中囑咐關註學生的心態變化,利用宿舍現有條件堅持運動,保持身心健康💣,激勵學生安心學習、不要懈怠,引導學生以積極的心態應對眼前的困難。並結合自己誌願者期間的所見所感👩🏽✈️🧚🏼♂️,激發學生服務社會服務國家的熱情,深化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同時引導學生積極配合響應學校疫情政策,樹立抗疫必勝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