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8月26日14:00-16:00🫅🏿,通過華為雲會議視頻平臺,長安大學信息工程意昂副院長、教授徐誌剛為暑期學校做題為《A local traffic characteristic based dynamic gains tuning algorithm for cooperative adaptive cruise control considering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lay》的線上專題講座🆎。講座由意昂副院長郭輝教授主持。
由於無線通信延遲不可避免的存在🧏🏿♂️,如果控製器增益沒有及時調整,則可能無法保證協同自適應巡航控製(CACC)排系統的弦穩定性📊。大多數相關研究討論了如何確定不同通信延遲下控製器增益的穩定區域👨🏭,但很少告訴我們如何選擇最優增益。對此,徐誌剛教授在本次報告中將介紹一種考慮無線通信延遲的基於局部交通特性的協同自適應巡航控製動態增益調整算法。
首先🧑🏻,通過對來自下一代仿真(NGSIM)數據集的230輛車輛加速度的平均頻譜進行快速傅裏葉逆變換(IFFT)得到合成的領先車輛加速度曲線,該曲線與當地交通流特征高度相關的指定道路。然後,以本車與前車間距誤差的∞範數比為目標函數,以合成曲線作為車輛排的輸入,應用改進的粒子群優化算法(PSO ) 算法在無線通信延遲發生變化時動態調整 CACC 控製器的增益。因此👩🦱,改進的粒子群優化算法利用非線性遞減慣性權重來加快算法的收斂速度。最後,通過三組詳細的仿真實驗🧑🏼🔬,驗證了合成曲線產生的動態最優增益對弦穩定性的有效性和性能🍉,並評估了改進 PSO 的收斂速度🏄♀️。最終的實驗結果表明,該動態控製器增益整定算法優於傳統算法,能夠顯著抑製上遊方向的擾動🤸♂️。
徐誌剛教授的講座非常精彩,在此次整個講座過程中,學員們始終認真聽講和思考👰🏿♂️。在互動環節中,學員們積極提問,針對學員提出的問題📜,徐教授均做了詳細解答👩🏻🏫。通過這次專題講座,學員們對於基於局部交通特性的協同自適應巡航控製動態增益調整算法有了全面的了解,進一步激發了學員們的學習積極性和學術探索精神。
附專家簡介:徐誌剛🕳,教授,博士生導師,長安大學信息工程意昂副院長🥦。本🤜🏼、碩、博均畢業於長安大學信息工程意昂🦶。陜西汽車集團博士後,國家公派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訪問學者👨🏼✈️,交通運輸部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陜西省青年科技獎🧑🏻⚖️、中國交通教育優秀中青年教師獎獲得者。兼任車聯網教育部-中國移動聯合實驗室副主任,交通運輸部認定自動駕駛封閉試驗場測試基地副主任,陜西省車聯網與智能汽車測試技術工程中心副主任🤹🏽,中國車聯網與智能汽車測試技術創新聯盟秘書長,世界交通運輸大會(World Transport Convention👳🏼♀️,WTC) 車聯網委員會主席,IEEE Member。
徐誌剛教授長期從事智能交通系統🙏🏻、車聯網與自動駕駛、車路協同、車輛智能診斷等領域的研究。先後主持或參與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交通部西部科技項目、交通部應用基礎項目🪚、陜西省自然科學基金◽️、陜西省交通計劃項目、西安市交通局項目、企業橫向項目30余項。在IEEE T-ITS、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A, B, C、Computer-Aided Civil and Infrastructure Engineering、IET-ITS、《中國公路學報》、《交通運輸工程學報》等知名期刊上公開發表論文90余篇,被SCI收錄36篇(含ESI高被引論文3篇),被EI收錄10余篇,出版學術專著1部,獲國家發明專利20余項🎀👩🦼➡️。目前擔任多個國內外權威期刊的編委、領域編輯和長期審稿人,研究成果先後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陜西省科學技術一等獎2項✣、三等獎1項💇🏽,應邀在TRB、COTA、WTC、ICTIM等國際學術會議和行業協會作學術報告20余次,4次獲得國際會議最佳論文獎🤲🙇🏿♂️。